约会浙江考古文明丨​一叶独木舟,问史年

杭州市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城厢街道湘湖村,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钱塘江支流)三江在附近交汇,曲折蜿蜒流入东海;低矮的山丘、连绵不断的会稽山脉,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这里守护着的,还有一个隐藏了8000年的秘密。

在考古学界,说到浙江史前文化,过去有两张闪亮的古老“名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它们被誉为浙江史前文化的“双璧”,追溯中华文明起源至距今7000年前。

“沉睡”于湘湖底的秘密,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唤醒”,又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得名。

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22年三次考古发掘,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独木舟、漆器(弓)、“中药罐”……8000年前的跨湖桥先民,成为新石器时代人群从山地走向沿海平原的第一批“弄潮儿”。

跨湖桥文化成为新的考古学文化概念,一器一物里,把浙江文明史由河姆渡往前推了一千年。

今年是“跨湖桥文化”命名20周年,这里也在书写着新的故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深读访谈——“中华第一舟”见证跨湖桥文化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王心喜著有《杭州史前文化研究》,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对杭州史前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

根据王心喜教授梳理,文物考古部门曾先后三次,探秘跨湖桥遗址。

很多遗址的发现,都带有一点浪漫的偶然性。跨湖桥遗址也不例外。

1990年5月底,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学生郑苗在回家途中,在湘湖岸边拾到几件石器、骨器,疑似文物,随即报告当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发现了黑陶片、兽骨、鹿角、木器残件等物品。

这一年的10月~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出土130件编号文物,并发现了橡子窖藏、灰坑建筑等重要遗存。

让专家们意外的是,出土的标本经碳14年代数据测定,结果显示年代跨度在距今8000~7000年间。也就是说,如果结果准确,这里将成为浙江境内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比此前的河姆渡遗址要早整整1000年。

毫不意外,这一结论在业界引起不小争议。

直至10年后的2001年5月~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区博物馆对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此次出土了大量的碎陶片、石器、动物骨角器、木器等文物,还有人工栽培的稻谷颗粒以及动物遗骨、植物遗存等,其中陶器复原器近150余件。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实验室对其中6个木头标本测定,发现年代为距今8000年,与1990年的测定数据完全一致。

2002年9月~12月,联合考察队对遗址的残余部分进行第三次发掘。

此次发掘中的亮点,是在地下第9文化层里发现了一件木制品。起初挖到一点,看起来很像是木舟的一角。经过不断发掘,这条残长5.6米,宽52厘米,厚度在2.5~3厘米,用整棵马尾松加工而成的独木舟才露出真面目。

独木舟停放在当时的湖泊边上,两侧插着数根木桩,外围散落着几把木桨和若干木材,看似一处制作、修理独木舟的工场。

船史专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独木舟,被誉为“中华第一舟”。

2002年4月12日,跨湖桥遗址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不过一处遗址被冠以“文化”命名,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不同的分布点中有特征相同的器物,二是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2002年底,在距离跨湖桥约2.5千米、与跨湖桥遗址同一类型的下孙遗址被发现,它与跨湖桥遗址在文化内涵上具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陶器群在形态特征上有相似性,石器的石料均为青灰色的沉积岩;还发现了不见于江南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线轮等特殊器物,证明在距今七八千年间,湘湖一带存在着一种新颖独特的史前考古学上的“文化”。

下孙遗址王心喜拍摄

2004年12月,“跨湖桥文化”被命名。作为最早提出命名“跨湖桥文化”的专家代表,王心喜教授总结,“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标志着浙江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为科学认识浙江早期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同时,跨湖桥文化以其新颖的文化内涵及极具个性的文化特征,建立了浙江区域文化的多元格局,为长江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树立了新的坐标。

王心喜在跨湖桥文化遗址考古现场。2003年林华东摄

博物馆长说——“弄潮儿”精神生生不息

在跨湖桥遗址公园核心位置,以船为造型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于2020年9月完成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并重新对外开放,展出文物有300多件,并以高科技手段开展互动体验,还原先民生活画卷,架起共情的时光隧道。

“跨湖桥文化是距今8300年到7200年前,以钱塘江和杭州湾为中心分布区,以上游山地为依托,向河谷平原拓展,约会浙江考古文明丨​一叶独木舟,问史年面向海洋的考古学文化,在浙江分布广泛。”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介绍,2004年“跨湖桥文化”命名以来,经过20年考古发掘,目前相关遗址遍及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宁波等6个地市,目前发现跨湖桥文化分布遗址共有16处。而位于湘湖的跨湖桥遗址,是最早的命名地的核心区,发掘出土了不少精品,在跨湖桥博物馆都有陈列——

中华第一舟:残长5.6米,最宽53厘米,舟体平均厚度2~3厘米,由整棵马尾松加工而成。在离独木舟头部约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这些黑焦面可作为火焦法挖凿舟体的证据。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充分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独木舟的国家之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最早的“草药罐”:在对跨湖桥遗址第二次发掘时,发现了一只绳纹小陶釜,口径长约11厘米,高9厘米,外底有一些烟火痕迹,器物当中盛有20多根成捆的植物茎枝。标本送到浙江省中药局检测,确定为茎枝类药草,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最早的漆弓:木弓残长121厘米,弓身细圆,弓柎完整,采用韧性良好的桑木边材制作,弓身表面涂有生漆。

中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制作加工痕迹明显,器形往往不规整。跨湖桥出土的陶器中,许多器壁都出现环状平行规整的弦纹,是慢轮修整技术制作陶器的证据。

卵型釜王心喜摄

中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跨湖桥遗址出土了骨质纬刀、定经杆、陶纺轮、线轮等纺织工具。纺轮均为陶片打制而成,形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中间对钻一孔。说明跨湖桥时期已经开始了原始的水平踞织作业。

来自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标本的齿列明显扭曲,显示出因为圈养后的野猪下颌骨开始退化,牙齿齿列缩短而造成牙齿排列凌乱,错齿现象的产生证明猪的驯养已经开始。

中国最早的甑:形状与罐非常相似,尾部带有孔洞,往往与陶釜配合使用。陶釜之下由釜之子支撑,陶釜底下生火,陶釜里的水受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透过上方甑底部的气孔来蒸熟食物。跨湖桥出土的陶甑是中国目前发现蒸笼的最原始形态。

可以想象,8000年前,在跨湖桥遗址一带生活的先民们,在这里种稻、采集、狩猎、畜牧、纺织,划着一叶独木舟,激流勇进,征服更远的海域。尽管跨湖桥文化因为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改变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其勇立潮头、敢于探索、奋力拼搏的“弄潮儿”精神却代代流传,生生不息。

来自跨湖桥博物馆

民间留言板——

萧山区湘湖小学开发《看见8000年,跨湖问史》乡土课程,把历史和美术完美融合,让学生在研究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骨器、石器、木器、动植物遗存等文物基础上,猜测8000年前跨湖桥人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了解跨湖桥先民的智慧和文化,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动手创作跨湖桥文化主题儿童美术作品。

同学们从自身的视角出发,采用儿童版画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表现对跨湖桥文明的理解,通过设计抱枕、玩偶、袋子等充满童趣的文化创意作品来传播跨湖桥文明,讲好跨湖桥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